天气越来越热,三伏天也快到了,冬病夏治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那就一起谈谈冬病夏治的那些事儿。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冬季发生或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过敏性鼻炎、关节冷痛、冻疮体虚等,在冬季多发、易发的疾病,都可以算冬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寒从内生。“夏治”在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这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艾灸、督灸、拔火罐、刮痧等,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天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并不适合于所有人,还要分对什么样的病,分疾病深浅或者是轻重。一定要先辨明体质,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未必适合。有人认为冬病夏治是中医保健养生的方法,治不好也不会带来副作用。还有一部分人经过治疗后,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会“引火上身”导致疾病加重,这些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自己的体质或者是所得的疾病不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比较适用于中医辨证属寒、属阴的患者或者是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如体质虚、易感冒、亚健康等人群。
不少人关心,贴敷的时间必须是初伏的第一天贴吗?其实在初伏的十天之内都可以来贴头伏,就整个贴敷的过程来说,只要在三伏整个 30 天内贴满 3 次就可以。中医上研究天人合一,受气候的变化影响,相对在伏天的第一天贴敷效果更好。成人可贴1-4小时左右,儿童可贴敷 0.5-2 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时间可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出汗、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可用温水轻轻擦拭贴敷处。如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敷贴过敏等皮肤问题的人不适合贴,因为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是感冒发烧了,不适合贴敷;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吐血的患者和孕妇不宜贴敷;糖尿病患者慎贴三伏贴。还有部分人贴了三伏贴后,皮肤上会起泡,就犹豫是否再贴,其实贴敷后,皮肤起泡属于一种正常的反应,运用中医穴位理论,经过药物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因此达到祛除邪气、补气的目的。如果皮肤起泡也不要惊慌,等到水泡消退后,再进行下一次贴敷。建议坚持贴,这样体质才会逐渐增强。
《黄帝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到了,不管是饮食、运动还是药补,都能帮助人们调理、提升体内阳气。一是饮食。对于阳虚的人,食补效果相对较快。补阳的食物有桂圆、羊肉、韭菜、大蒜、胡椒、牡蛎等,平时适当食用,对阳虚体质的人有莫大帮助。二是运动。从中医角度上讲,“动能生阳”,躯体运动至关重要。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身体和大自然直接接触,这样就可以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增加抗寒的能力。但要避免过度暴晒。三是可以药补。阳气虚,导致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但是在未形成明确疾病的情况下,可以服用一些较安全的中药来保健。如:肉桂、核桃仁、冬虫夏草、杜仲等。平时畏寒易感冒者可以服用防风汤、补中益气汤等,可益气助阳、增加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可能。
济医广〔2024〕第1200号